編者按 今年上半年,A股共有5424家上市公司披露半年報。其中,石化行業588家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5.1077萬億元,同比下降4.93%;實現歸母凈利潤0.27萬億元,同比下降10.28%,營收與利潤呈現“雙降”態勢。其中,油氣板塊和基礎化工板塊表現如何?它們交出了一份怎樣的中期“答卷”?《石化化工行業板塊業績分析》系列報道將分上下兩篇,為廣大讀者進行解讀。
今年上半年,國際油價環比回落。一季度WTI原油主力期貨合約均價為71.5美元/桶,二季度降至68.5美元/桶;同期布倫特原油均價從75美元/桶回落至71.5美元/桶。受此影響,涵蓋油氣開采、煉化、油服三大子板塊的油氣板塊整體業績承壓,但細分領域表現分化,油服板塊憑借長期需求支撐實現穩步增長。上半年,三大子板塊合計實現營業收入37548.48億元,同比下降7.93%;實現歸母凈利潤1918.91億元,同比下降13.98%。利潤降幅大于營收,反映出油價下行對行業盈利能力的直接沖擊。
油氣開采業績承壓 穩步推進能源轉型
受國際地緣政治和原油價格波動影響,上半年“三桶油”業績集體承壓。3家企業合計實現營業收入30668億元,同比下降8.64%;歸母凈利潤1750.09億元,同比下降14.23%。由于油氣開采業務與油價直接掛鉤,其業績對油價波動敏感度更高。
除了受原油價格影響,國內化工市場毛利收窄、油氣產品銷量波動,也進一步加劇了業績壓力。面對短期業績壓力,“三桶油”堅持向內挖潛與向外轉型雙路徑維持經營韌性,持續加大勘探開發投入,推進“增儲上產”戰略,保障國內油氣供應穩定,同時降低單位開采成本,對沖油價下行帶來的盈利壓力。
在能源轉型背景下,“三桶油”著力布局新能源業務。中國石油積極獲取風光發電指標,高效組織新能源大基地和重點風光發電項目建設;因地制宜發展氣電業務,加快實施儲能示范項目,推進地熱供暖項目建設。
中國石化積極布局氫能、太陽能、風能、地熱等業務,加快推動多能互補、融合發展,形成油、氣、新能源“三足鼎立”之勢。目前,該公司已建成氫燃料電池供氫中心11個、加氫站144座,建成7條“氫走廊”,成為全球運營加氫站最多的企業。
中國海油堅持油氣與新能源融合發展,通過油氣生產過程節能、綠電替代、新能源發電等多措并舉,油氣清潔生產取得新成效;海上首個CCUS項目在恩平15-1平臺投用,開創“以碳驅油、以油固碳”的海洋能源循環利用新模式;旗下渤海油田規劃建成中國北方海上最大CCUS中心,實現二氧化碳產、注、儲一體化。
煉化板塊優化加速 落后產能持續出清
煉化板塊作為油氣產業鏈中游,其業績受原油成本端與產品需求端的雙重擠壓。上半年,行業面臨供需錯配、價格震蕩下行等挑戰。30家重點煉化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484.44億元,同比下跌6.17%;歸母凈利潤100.57億元,同比下降14.47%。
從產業鏈看,芳烴和油品產業鏈的景氣度同比下行明顯,烯烴、精對苯二甲酸和下游聚酯新材料產業鏈的盈利水平維持相對穩定,化纖行業運行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以恒力石化、榮盛石化、東方盛虹、恒逸石化、桐昆股份為代表的5家民營煉化企業,合計實現主營收入4136.07億元,同比下降10.02%;歸母凈利潤53.69億元,同比下降19.75%。
從供給側增量看,2025年將成為煉化行業發展的關鍵節點。根據國家發改委要求,2025年國內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億噸以內。據信達能源石化團隊統計,2024年國內煉油產能約為9.23億噸,2025至2030年或將有5800萬噸新增產能。這意味著行業總產能正逐步逼近“天花板”,擴能周期已接近尾聲。2025年5月,國家發改委再次明確要加快淘汰煉油等領域的低效落后產能,近期中央持續釋放“反內卷”政策信號,多重因素推動下,落后產能退出速度預計將加快。
信達能源石化團隊預計,2025至2026年國內煉油產能增速將明顯放緩,2027至2028年或出現負增長,煉化整體競爭格局有望迎來改善。
油服板塊穩步推進 海外拓展成效顯著
與上游油氣開采、中游煉化板塊不同,油服板塊依托長期穩定的勘探開發需求,呈現出逆周期增長態勢,成為上半年油氣板塊的亮點。上半年,17家油服企業實現主營收入1216.81億元,同比增長3.73%;歸母凈利潤56.88億元,同比增長3.78%。
上游資本開支的持續擴增為油服景氣度提升奠定了基礎。2025年全球上游資本開支恢復增長,達到5824億美元,同比增長5%。
近期,多家中國油服企業在中東等地區連續中標大單。8月29日,海油工程發布公告稱,收到卡塔爾能源公司發來的中標通知書,中標金額約為40億美元。8月1日,中油工程披露一筆百億級訂單,其全資子公司管道局工程公司收到伊拉克巴士拉石油公司發來的伊拉克巴士拉省海水輸送管道總包項目授標函,授標金額為25.24億美元。這是該公司今年在中東地區斬獲的第五筆大額訂單。杰瑞股份全資子公司杰瑞油氣工程收到阿爾及利亞國家石油公司Sonatrach發送的侯德努斯天然氣增壓站總承包工程項目的授標函,授標函金額合計約8.5億美元。
當前,全球油氣行業正經歷深刻變革,油企已將數字化、智能化納入戰略規劃,通過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改造行業流程,也為油服行業帶來新的收入增長點。信達證券研報分析稱,原油供需緊平衡狀態中長期仍將持續,油價有望在中高位運行,油服行業具備持續發展的市場基礎。
近期可持續航空燃料(SAF)行業捷報頻傳:8月下旬,中國可持續航空燃料產業聯盟成立;全國首個SAF產業專項政策——《成都東部新區支持可持續航空燃料發展的若干政策》發布。
近日,杭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約新疆東明塑膠有限公司80萬噸/年煤制烯烴項目配套空分裝置,將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綠色供氣樣板”,為新疆現代煤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本報訊9月23日,錦西石化公司煉油一部尿素脫蠟裝置液蠟C13分離項目順利實現中交,比原計劃提前7天完成關鍵節點,為裝置后續投產筑牢基礎。
近日,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金能化學(青島)有限公司與會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宣布達成重要戰略合作,簽約首批1000噸高性能聚丙烯產品EP548R訂單。
廣東惠云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惠云鈦業)近日發布公告稱,已完成辰翔礦產的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取得了由廣南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出具的《登記通知書》以及《營業執照》,將持有辰翔礦產70%股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