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作為世界化工第一大國,我國正加速向化工強國邁進。然而,當前化工行業在進口依賴度、行業利潤率、化工高端材料自主供應規模等關鍵指標上與化工強國仍有差距,未來需重點聚焦“六個提升”,實現從規模領先到質量領先的跨越。這是記者于9月16—18日在四川樂山舉辦的2025中國(樂山)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獲得的消息。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下稱中國石化聯)黨委書記、會長李云鵬在大會視頻致辭中指出,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的時期,化工行業需在強化科技創新、加強行業自律、推進數字賦能、加快綠色轉型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行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化工強國建設奠定基礎。

當前,我國已穩居世界化工第一大國之位。數據顯示,“十四五”期間,我國煉油和乙烯產能超越美國,完成大宗化學品領域的終極突破,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產業鏈最齊全、原材料最豐富、市場體量最大的化工大國。從企業競爭力來看,2024年全球化工50強企業中,中國有11家入圍,其營業收入占比達27.9%。
“盡管上述數據印證了我國的化工大國地位,但化工強國建設仍有不小提升空間?!敝袊摶@區工作委員會秘書長、中國化工經濟技術發展中心副主任楊挺強調說,具體來看,差距主要體現在四方面:一是進口依賴度較高,2024年我國化工進口總額達2302億美元,對國際市場依賴度為11%;二是盈利能力偏低,2024年我國化工行業利潤率僅2.3%,不足德國、美國的1/4,不到日本的1/3;三是原始創新能力不足,與歐美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四是海外市場拓展有限,2024年百元營業收入中僅3.3元來自海外凈需求。
楊挺進一步強調,2025—2035年是我國從化工大國邁向化工強國的關鍵階段,行業需重點聚焦“六個提升”:一是提升產業結構高端化水平,涵蓋大宗材料高端化、電子化學品國產化、新能源新材料高性能化、生物材料智能化、未來材料配套化;二是提升創新能力建設水平,通過提高研發投入占比、鞏固應用研發優勢、突破技術壟斷;三是提升綠色低碳發展水平,推動行業從減污降排向全面提質降碳轉型;四是提升智能制造應用水平,聚焦關鍵領域開展“人工智能+”應用;五是提升企業國際合作水平,在全球規則重塑中提升中國話語權;六是提升化工園區高質量發展水平,進一步提高區域上下游協同發展效能。
我國首座鹽穴儲氣庫完成擴能改造實現調峰能力躍升 記者9月21日從國家管網集團獲悉,國家天然氣儲氣庫重點建設項目——金壇儲氣庫地面設施擴能工程順利完成72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正式投入運營。作為我國首.....
據新疆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官網消息,9月20日,特變電工新疆準能化工有限公司20億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氣項目,在新疆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將軍廟產業園正式開工建設?! ≡擁椖靠偼顿Y170億元,....
9月16日,在中國質量(南京)大會上,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興發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碳谷碳纖維股份有限公司等78家組織和6名個人被授予第五屆中國質量獎提名獎。
近日,國內首套以二氧化碳為主要碳源的微生物發酵酵母蛋白工業化生產示范裝置試生產取得成功,標志著該技術從實驗室邁向工業化應用走出關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