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在25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曙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首次提出“算控安融合”理念,并成為此次工博會熱詞之一。展會上,曙光網絡圍繞工業場景推出四大新品、兩大生態建設舉措,通過產品與生態的雙重驅動,為新型工業化提供更安全、更智慧的底座。
9月24日,曙光網絡總裁劉立、總工程師陳冰冰、副總裁李開科等高管在媒體見面會上,就智慧工業平臺、新型工業化以及行業發展進行了深度交流。

從“技術堆疊”走向“系統協同”
據介紹,曙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是中科曙光控股子公司,目標定位為網絡空間環境的守護者、數字化轉型的踐行者,以“數智底座”賦能新型工業化。曙光網絡圍繞“算”“控”“安”三大產品線,豐富國產化算力平臺,集成創新工業軟件開發平臺,全方位護航工業安全。
劉立介紹說,長期以來,新型工業化依賴“控制優化”等單點能力進步,但AI時代的工業生產需求更復雜:首先要保證控制的實時性與穩定性,其次要有足夠的算力支撐決策,同時要有全周期的自主安全。
他說,曙光網絡提出“算控安融合”理念,正是在工業場景全面引入中科曙光的AI計算開放架構優勢:把計算、控制、安全三者打通,形成閉環,避免了企業在技術集成中的反復探索。這一思路的提出,也意味著中國廠商開始從“提供產品”走向“輸出方法”,發展出系統性引領的能力。
從單一產品走向場景落地
在工博會現場,曙光網絡正式發布四大核心產品,覆蓋從工業編程、網絡運維,到仿真計算、邊緣智能的關鍵環節。一是面向開發場景:SugonRI工業編程平臺全面升級,讓C/C++程序員群體能夠低門檻進入工業編程,推動工業軟件普惠化;
二是面向運維場景:SUNA網絡流量分析平臺,將傳統運維的“盲人摸象”升級為“全局透視”,創新性打造“一張圖”運維體系,完整可視化展示業務數據流向,使運維人員看得見、看得懂、會操作;
三是面向仿真場景:曙光網絡工業仿真一體機專為高性能工業仿真、AI大模型、大規模流量計算及企業級負載設計,搭載國產化雙路處理器,雙芯協同釋放澎湃算力,提供性能與安全雙重保障;
四是面向生產現場:曙光網絡國產工業邊緣AI計算平臺以端側智能與控制一體化方案,助力企業實現從感知智能到智控融合的范式躍遷。
在“算控安融合”理念的指引下,四大產品不再是孤立工具,而是各自承擔“算”“控”“安”的不同角色,共同拼合出一個完整的工業數字化生態。
在展臺上,注水油注采一體化智能優化解決方案模型吸引眾多觀眾駐足。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曙光網絡嵌入式BOX工控機完全國產化,具備安全可靠、軟硬協同、智控一體等核心特性。據了解,目前已有近百家企業依托“曙光sugenRI”探索數字化轉型,例如在山西焦煤項目上的應用,通過該平臺支撐數字化安全管理系統落地,取得了良好效果。
從合作共贏走向技術共創
在推動產品落地的同時,曙光網絡更強調生態的力量。本次工博會現場,曙光網絡召開了合作伙伴大會,構建協同高效、長期穩定的渠道合作生態。
會上,曙光網絡推出全新渠道政策,以“零保證金、低起點、動態退出”為核心機制,幫助代理商降低資金壓力、提升靈活性,并配套推薦獎勵、區域保護和OMO培訓,構建一個有韌性、可持續的合作生態。
同時,曙光網絡正式推出曙睿(SugonRI)開發者社區,面向使用及計劃使用SugonRI的開發者,打造一個集學習、交流、案例分享與應用實踐于一體的開放平臺,讓工程師能夠快速掌握工業編程,并把經驗轉化為可復制的生產力。
劉立強調說,當計算、控制與安全從分散走向融合,工業數字化才真正具備系統化的確定性與韌性。曙光網絡本次提出的“算控安融合”理念,不僅回應了企業智能化升級的現實需求,更為中國制造業的長期競爭力提供了一條全新路徑。
在日常生活依托快遞實現便捷物流的同時,化工品尤其是危化品的運輸卻因專業性強、安全要求高而面臨獨特挑戰。近日舉行的2025(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化工展覽會上,筆者了解到運輸企業針對化工行業的專業化物...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應急管理部、中國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金融監管總局、供銷合作總社等七部門聯合發布《石化化工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
近年來,作為石化行業的發展重點,化工新材料產業在規模和自給率方面均實現了長足進展。“十五五”將近,行業將駛向何處?又面臨哪些挑戰和機遇? 在近日召開的2025石化化工行業“十五五”規劃重點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