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近日發布一項新研究說,研究人員正利用合成生物學技術制造新一代生物燃料,所使用原料部分來自海水。
該校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人員與美國一家研究機構合作探討新一代生物燃料的制作方法。研究人員發現海水中的鹽單胞菌能夠提供有效的“微生物底盤”,用于合成高價值化合物。未來這一技術可通過類似釀酒行業的生產方式實現更為經濟的生物燃料規模生產,所使用的原料部分是海水。
研究人員介紹,這一技術突破的關鍵在于通過基因重組技術改變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以創造出用于替代原油的高質量生物燃料。
生物技術研究所商業化總監柯克·馬隆說,目前生物燃料制作依賴玉米、甜菜等作物,占用農地。借助海水制作生物燃料將可減少燃料與糧食生產搶資源的矛盾,最終制造出來的生物燃料與現在使用的燃料品質基本一樣,交通工具無需改裝引擎就可使用,并且仍能保持高性能。
9月17日,美國環境保護署(EPA)提出一項提案,擬將小型煉油廠豁免計劃(SRE)所豁免的生物燃料摻混義務重新分配給大型煉油廠,提供50%和100%兩種方案。
因成本過高、項目“競爭力不足”,國際石油巨頭殼牌9月3日宣布,放棄在荷蘭鹿特丹建設一個82萬噸/年生物燃料綜合體的計劃。這一決定標志著殼牌的新建旗艦低碳項目遭遇挫折。殼牌于2021年9月批準建設該項....
近日,美國環境保護署(EPA)批準了大部分積壓的小型煉油廠的生物燃料法規豁免申請。這一決定引發了生物燃料行業對需求可能受創的擔憂。
日前,大連港順利完成全球首次綠色船用氨燃料加注作業,大連也因此成為全球首個具備生物燃料、綠色甲醇、LNG及綠色氨燃料等船用替代燃料加注能力的港口,完善了燃料供應體系,填補了船舶綠色氨燃料加注品類的空白...
7月25日,美國燃料及石化生產商協會(AFPM)致信共和黨高層議員,公開批評美國環保署(EPA)近期提出的提高煉油企業生物燃料強制摻混量的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