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全國第48個“質量月”活動火熱開展。石油和化工行業緊扣“加強全面質量管理
促進質量強國建設”活動主題,在全行業掀起了一場質量提升的熱潮。行業企業以質量管理為突破口,從強化全員質量意識到優化全流程管控,從技術創新驅動到標準體系完善,多措并舉讓質量管理真正見質見效,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質量月”活動啟動以來,在海上平臺、陸地煉廠、建造一線,中國海油各單位將數智化融入生產經營各環節,通過全流程、多領域的精準施策和數智賦能,不斷挖掘潛力、提升效能。為幫助勘探人員準確判斷海下油氣藏位置,中國海油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科研人員自主研發測井曲線自適應補全軟件,實現了測井曲線的高精度智能化預測;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和聚碳酸酯項目以設備管道焊接為切入點,全面上線設備管道焊接數字化管理系統,構建覆蓋可視化展示、深化設計、管道及儲罐焊接管理的數智化平臺;富島化工通過多維度的智能化應用協同發力,強化異常事件處置能力,助力實現降本增效目標。
在中國化學賽鼎公司中煤圖克施工現場,11組高清智能攝像頭如“電子哨兵”般矗立各處,實時捕捉著現場的每個細節,這里正以“標準化+智能化”的雙輪驅動,書寫著沙漠工地安全文明建設的范本。自公輔工程項目開工以來,公司錨定“星級化工地”建設目標,建設智慧化工地,高清攝像頭能夠有效自動識別未戴安全帽、臨邊防護缺失、違規吸煙等12類風險,3秒內觸發警報并推送至管理人員手機,讓安全管理從“人盯人”變成了“網管人”,持續提升項目質量和安全水平。
中國化學工程第十四建設有限公司積極開展質量大檢查專項行動,對照相關標準排查風險隱患,嚴格把控各環節質量,消除系統性質量缺陷。各項目部嚴格執行“首件樣板引路”制度,針對首件重要工序、關鍵節點打造實體質量樣板,讓抽象的標準變得可視可感,統一施工工藝和質量驗收標準,確保后續大面積施工“有章可循、有樣可依”。
“質量月”期間,中國石油大連石化公司儲運二車間聚焦航煤產品出廠質量把控,嚴抓加劑操作監管,細化采樣核查環節,強化切水操作管控,嚴控出廠流程合規性,保障全環節質量可控;動力一車間啟動“優質保供,質量先行”主題“質量月”活動,對指標超標情況進行精細管理,力爭水汽質量合格率100%;質檢計量中心開展了一系列質量專項培訓,增強員工質量管理意識與責任感,提升化驗準確性,切實為公司把好產品進、出廠質量關。
河南油田從體系優化、主題活動、風險管控、標準宣貫等多個維度夯實質量根基,推動質量管理體系從“符合性達標”向“有效性提升”跨越。油田各單位舉一反三開展質量問題再排查,以問題為導向推進系統性改進;開展質量培訓、技能競賽等主題活動,強化全員“質量領先一步”意識;開展“標準大講堂”,夯實標準化管理基礎。
高橋石化組織開展質量問題排查,對發現的問題做好排查與整改,持續提升公司質量管理水平;組織開展產品出廠環節的質量風險再排查活動,針對成品生產調和過程質量控制,梳理產品從生產調和到最終出廠各個環節存在的質量風險和隱患,深入分析和識別現有管控措施的有效性,對于發現的薄弱環節制訂針對性預防措施,嚴把產品出廠質量關。
中化廣東石油聚焦質量管理與標準化建設,全面推進油品銷售全鏈條、全過程、全員質量管理體系建設,持續提升質量風險防控能力。通過扎實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公司已連續五年實現“零實質性投訴、零外部抽檢不合格、零油品質量事故”的“三零目標”,質量管理水平穩步提升。
天能化工針對生產薄弱環節與重點區域,強化以質取勝,通過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開展危險識別分析,實現對崗位違章行為、設備安全隱患及環境異常狀態的精準檢測識別。同時,廣大職工圍繞質量改進、方法創新、水平提升等方面建言獻策,進一步推動降本增效,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筑牢質量根基。
編者按質量,是產業發展的基石,更是國家競爭力的體現。2025年全國“質量月”收官之際,本報對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簡稱中國石化聯)深耕此領域多年的專家,多視角闡述行業如何推進質量建設、夯實產業....
??如何看待當前經濟形勢?推進“三北”工程建設,要抓好哪些重點工作?圍繞經濟熱點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29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超進行深入分析和解讀。??我國經....
9月28日,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平行論壇:氫能發展論壇在太原成功舉行。根據會議安排,呂梁市委常委、副市長閆林發布了氫能發展指數。
為推動清潔能源領域創新成果在山西落地,更好賦能山西資源型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2025年9月28日,由山西省科學技術廳、清華大學國內合作處、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管理委員會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