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9月15日,ICIS發布報告稱,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影響,疊加產能過剩導致行業利潤收窄、價格下跌,石化市場,尤其是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氯乙烯(PVC)的貿易流向預計將發生顯著變化。
報告稱,美國重啟對進口PET的關稅政策,將對韓國、泰國、越南、巴基斯坦、馬來西亞等亞洲主要出口地區構成壓力。為應對關稅影響,這些出口商需轉向歐盟、巴西等替代市場,但同時也面臨“亞洲內部市場回流”的風險。若替代市場需求不足以消化過剩產能,部分原本計劃出口的PET產品可能重新流入亞洲,進一步加劇區域內供應過剩壓力。
此外,印度對PVC進口實施反傾銷稅的裁定,疊加本國PVC需求增長,預計將改變全球PVC貿易流向。此次反傾銷稅對中國和美國的影響最大,中位稅率遠超100美元/噸。與此同時,越南和中東生產商則迎來機遇,他們可能填補中國和美國退出后留下的市場空白。
為應對產能過剩問題,東北亞石化生產商正積極推進行業整合。日本三井化學與旭化成正考慮業務部門合并,范圍可能涵蓋乙烯及醋酸乙烯酯單體(VAM)裝置;另有知情人士透露,三菱化學與旭化成或于2027年決定是否將乙烯產能整合至單一工廠。若整合落地,日本國內VAM進口需求可能增加。
報告最后,ICIS烯烴高級分析師詹姆斯·威爾遜提醒,當前石化行業下行周期至少可能持續至2028至2029年。在此之前,行業利潤難以改善,這意味著企業需將復蘇希望寄托于未來5至10年,而產能整合、裝置關停與成本削減將成為必要舉措。
近段時間以來,美國已成為全球反對“環境、社會和治理”(ESG)運動的核心。2021年以來各州提出的反ESG法案數量大幅增加。特朗普再度當選美國總統后,進一步推動反ESG勢頭,不僅撤銷氣候行動政策,...
近日,美國塑料行業貿易協會(PLASTICS)表示,受關稅與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抑制制造業活動影響,2025年美國塑料行業就業崗位預計將減少1.1%,產品出貨量預計下降0.5%。
近日,標普全球商品洞察發布最新預測稱,到2050年天然氣將成為印度能源結構中唯一占比上升的化石燃料。報告指出,規?;蜕虡I化是阻礙印度能源轉型從煤炭直接轉向可再生能源的最大障礙,這使得天然氣成為印...
近日,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宣布,該公司原油日產量已突破138萬桶,凝析油日產量達到5萬桶,最新目標為2028年將產量提升至200萬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