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家族”又添新成員。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萍、曹湖軍與副研究員張煒進團隊開發出新型核殼結構氫負離子電解質,并構建出全球首例氫負離子原型電池,實現了氫負離子電池從原理概念到實驗驗證的跨越。

氫被認為是未來清潔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以氫正離子(質子)、氫負離子和氫原子三種形式存在。其中,氫負離子電子密度高,易極化、反應性強,是一種獨特且具有巨大潛力的能量載體。氫負離子電池與目前廣泛使用的鋰離子電池類似,氫負離子電池利用離子的移動來存儲和釋放能量。不同的是,這類電池的內部的“搬運工”不再是鋰離子,而是氫負離子。
然而,由于缺乏能同時滿足高離子電導率、低電子電導率、優良熱穩定性和電化學穩定性,以及與電極材料良好兼容性的電解質材料,迄今為止,氫負離子電池尚處于原理概念階段。
2018年,該團隊啟動氫負離子傳導研究,并于2023年提出了“晶格畸變抑制電子電導”策略,研制出室溫超快氫負離子導體。在此基礎上,團隊以低電子傳導且高穩定性的氫化鋇)薄層包覆穩定性較差的三氫化鈰,形成了新型核殼結構復合氫化物,在室溫下即可展現快速的氫負離子傳導特性,兼具優異的熱穩定性與電化學穩定性,是一種理想的電解質材料。

氫負離子原型電池示意圖
研究團隊基于上述新型氫負離子電解質材料,利用經典的儲氫材料氫化鋁鈉作正極,貧氫的二氫化鈰作負極,組裝出氫負離子原型電池。
實驗數據顯示,該電池正極首次放電容量高達984mAh/g,且經過20次充放電循環后,仍能保持40mAh/g的容量。團隊進一步搭建了疊層電池,把電壓提升到1.9伏,并點亮了黃色LED燈,證明了氫負離子電池為電子設備供電的可行性。
據悉,氫負離子電池代表了一種全新的儲能技術路徑,有望在清潔能源存儲與轉換領域開辟更多應用場景。
在電力系統穩定運行的過程中,防污閃涂料作為保護電力設備外絕緣的關鍵材料,其性能的優劣直接關系到電網的安全與可靠。污閃現象是指在污染和潮濕共同作用下,絕緣子表面形成導電層,導致絕緣性能下降甚至發生閃...
近日,北京化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科研副院長,北京市新型高分子材料制備與加工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吳大鳴教授,已經入駐青島華仕達機器股份有限公司“高端塑料機械專家工作站”。早在公司創立初期,華仕達就成立了高端....
9月10日,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主題論壇——第四屆生態環保產業服務“雙碳”戰略院士論壇在北京首鋼園舉辦。與會專家提出,近年來,我國積極踐行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成就顯著,但仍面臨能源需求...
在油氣管網縱橫交錯的脈絡背后,有著無數默默深耕的匠人,國家管網集團油氣調控中心高級工程師姜念琛便是其中一位。他以數十年如一日的專注,在管道自動化領域打磨技藝、傳承薪火。從調度臺前的精準指令到控制系...
截至目前,中國化學賽鼎工程有限公司和晉能控股裝備制造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研發的5臺JM-S爐,在湖北晉控氣體有限公司年產55萬噸氨醇項目上運行穩定,節能減排效果明顯,全流程合成氨單位產品能耗1130千...
近日,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鈉新電池通過《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認證,成為全球首款通過新國標認證的鈉離子動力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