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9月16日,生態環境部召開紀念《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下稱《公約》)締結40周年暨2025年國際保護臭氧層日紀念大會。記者從會上獲悉,迄今為止,全球已淘汰近99%消耗臭氧層物質(ODS)的生產和使用。按照履約時間節點,ODS全面淘汰已經進入沖刺階段。
會議指出,公約簽署40年來,國際社會秉持科學精神和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締結并有效實施《關于ODS的蒙特利爾議定書》(下稱《議定書》),團結合作淘汰ODS,推動臭氧層修復和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公約和議定書成為國際社會踐行多邊主義、共同應對全球環境問題的典范。中國已累計淘汰約62.8萬噸ODS生產和使用,今年年底預計還將實現9萬余噸的淘汰量。
會議強調,當前全球履約工作面臨諸多挑戰,ODS全面淘汰進入沖刺階段,同時《基加利修正案》生效后履約任務成倍增加,履約面臨資金、技術等多重壓力。國際社會應堅決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以務實合作推動保護臭氧層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中國將持續推進履約行動,完善政策體系,提升治理效能,促進綠色替代,與各締約方、各國際執行機構一道,為保護臭氧層、應對氣候變化和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作出新貢獻。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于會文表示,《公約》和《議定書》已成為國際社會踐行多邊主義,共同應對全球環境問題的典范,為全球可持續發展開辟了成功的路徑。作為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和締約方,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堅定不移開展生態文明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之路。
臭氧秘書處執行秘書關惠指出,中國作為氫氟碳化物以及制冷設備最大的生產和消費國,中國可以引領全球可持續的制冷行業的行動。中國通過《基加利修正案》持續引領氣候行動,將為全球的氣候治理注入強勁動力,并向世界傳遞積極的信號。
多邊基金秘書處秘書長蒂娜·玻比利,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有關負責人,外交部、海關總署有關司局負責同志參會并發言。
會議以線下線上相結合方式召開,來自國際組織、國家保護臭氧層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生態環境部相關司局和單位、地方生態環境部門、科研院所、行業協會和履約專家等中外來賓約200人參會。
記者近日從國家能源集團了解到,近日由該集團編制的《中國能源展望(2025-2060)》(以下簡稱《展望》)正式發布。
9月10日,在第四屆中國生態環保產業服務“雙碳”戰略院士論壇上,《生態環保企業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評價指標體系》正式發布,并將于10月10日正式實施。
近日,重慶市公布《2025年度市級綠色制造名單》,中國石化川維化工憑借在節能減排、綠色低碳、環保治理等領域的突出表現,獲評重慶市“綠色工廠”稱號。
中化新網訊9月12日,從中國石化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獲悉,普光天然氣凈化廠踐行綠色低碳戰略,減排增效成果顯著。截至今年8月底,工廠交出一份亮眼的綠色成績單:累計節約自用氣超千萬立方米,相當于減少二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