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記者近日從國家能源集團了解到,近日由該集團編制的《中國能源展望(2025-2060)》(以下簡稱《展望》)正式發布。課題組依托自主開發的大型能源系統模型量化仿真結果,開展實地調研與戰略研討,總結形成關于我國能源產業“十五五”“十六五”及中長期發展大勢的若干戰略研判?!墩雇凤@示,對化石能源的減量替代,將成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推手。
《展望》提出,我國能源活動碳排放占全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近90%,占全球能源活動排放總量的30%左右,是實現“雙碳”的主戰場。2024年,能源活動碳排放量約112億噸,較上年增長1.2%,其中,火電(含供熱)、鋼鐵、化工、建材四大行業合計排放約占總排放的4/5。
《展望》預計,因能源電力穩定供應和化工品原料需求等原因,近中期火電行業(含供熱)和化工行業對煤炭和石油消費仍將保持增長。通過能源減量替代,我國可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和2035年前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具體來看,隨著非化石能源對化石能源加速替代,我國煤炭消費將在2026—2028年達峰,石油消費將在當前階段峰值平臺期基礎上保持平穩略降。在綜合考慮化石能源消費及化工產品固碳等發展趨勢下,我國能源活動碳排放量預計在2030年前進入114億~116億噸峰值平臺期,到2035年降至108億噸左右,較峰值低6%左右。
《展望》認為,通過對化石能源減量替代、規模化發展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林地碳匯,我國到2060年可實現碳中和目標。從2036年到2060年,隨著非化石能源對煤炭、油氣進一步加速替代,我國能源活動碳排放將進入快速下降階段,預計2040年、2050年、2060年將分別降至95億、60億、23億噸左右。此外,考慮CCUS兜底脫碳保障并到2035年后進入規?;季郑ㄖ攸c在煤電、石油化工、煤化工、冶金、工業燃煤等領域推廣應用),預計2060年CCUS可實現碳減排13億噸/年左右,再考慮陸上林地碳匯能力(每年15億~20億噸),可成功實現全國碳中和目標。
從戈壁灘上的光伏電站到渤海灣畔的CCUS示范站,從雄安新區的地熱供暖到粵港澳大灣區的氫能網絡,一幅綠色低碳發展的萬里畫卷在中國石化手中徐徐展開?!半p碳”目標提出5年來,中國石化一路篤行,不斷繪就新風景...
從在線檢測的“零差錯”,到無負極電池的“多跑20千米”,再到熔融結晶的“一度電當三度用”,在2025年中國國際化工展覽會上,設備、裝備企業分別從過程優化、能源創新、單元操作革新等不同維度,展示了化工裝...
9月20日,湖南省交通運輸廳與湖南省能源局聯合印發《湖南省高速公路LNG加氣站和加氫站布局建設方案》(簡稱《方案》),要求立足“雙碳”目標,以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轉型為核心,構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安全高...
9月24日,2025年中國碳市場大會在上海召開。大會以“完善碳定價機制,激發綠色低碳發展新動能”為主題,會議同期重磅發布《全國碳市場發展報告(2025)》(下稱《報告》)。從會上獲悉,截至8月底,全國...